海城市数字化图书馆http://www.hctsg.com/发布时间:2013-11-05
近代银行是通过存款、放款、汇兑、储蓄等业务,承担信用中介的信用机构。它是随着商品经济和货币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。历史上银行是由铸币兑换业务发展而来。世界上最早的银行是意大利子1850年成立的"威尼斯银行";我国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在上海成立的"中国通商银行"。八年之后,1905年〔光绪三十一年),海城就出现了第一家银行,这就是当时由海城商务会附设的"劝业银行",它的股本是现洋26500元,地点在县城大南门里。但是开业仅两年,就因为经营不佳于1907年(光绪三十三年)春歇业,后以此资本开设一个官膏专卖局。
民国时期,近代银行兴起,海城先后设立了四行、号。1916年(民国五年)11月,首先设立的是"东兰省官银号海城分号",地址在庆余当内。"官银号"就是官办的银号,但是它和过去单纯办理兑换的银号不一样,是近代银行性质。"东三省官银号"的总号设在沈阳,是当时东北最大的金融机关。海城分号是三等分号,成立时只有几个人。以后,又陆续设立"边业银行海城分行",地址在县城西门里、"奉天兴业银行海城支行"。边业银行原是张学良接收"旧边业银行"独资经营的银行,1928年(民国十七年),改为官商合办;奉天兴业银行原由官督商办改为官商合办,1916年(民国五年)改为官办,1924年(民国十三年)并入东三省官银号。
另外,在南满铁道(今长大铁路)附属地内还有一家日本人开设的私营银行"株式会社商工银行海城支店",地址在站前街路北(今站前百货大楼对过)。
1931年"九一八"事变后,东北沦陷东三省官银号和边业银行被伪满洲中央银行接收。东三省官银号海城分号改为"满洲中央银行海城奉字支行",边业银行海城支行改为"满洲中央银行海城业字支行",1933年(伪大同二年)4月,两行合并为"满洲中央银行海城支行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