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
历史沿革


海城市图书馆历史沿革


海城市图书馆19608月从文化馆分开后独立建制,原属文化馆的一个图书组,在南门里三义庙旧址。当时配有工作人员四人,藏书20000册,阅览室和藏书书库总面积为270平方米。


由于事业的发展,读者队伍的不断壮大,藏书逐渐增多,到1965年已有藏书10万册。


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,在“群众自己管理自己”的情况下,图书馆自行与文化馆合并,在此期间所有图书全部封存,停止一切借阅活动,直至1972年才选出部分图书,重新恢复借阅,因制度不健全,手续不完备,有相当一部分图书已丢失,加之1975年海城地震,库房被震坏,先后共损失图书7万册,实际藏书量只剩下3万册左右。


1976年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图书馆恢复了对外借阅。19783月经文化主管部门决定图书馆与文化馆分开独立,馆址迁到“三学寺”院内,占房面积约为560平方米,有工作人员5人。



(海城市图书馆三学寺旧址)

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图书馆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科学技术服务,为改革开放和国家四个现代化服务。截止1980年底,馆内干部、职工增至15人,设置借书处、阅览室、少儿借阅室,并设有辅导组、采编组,藏书增至85000册,发展成年读者1400人,少儿读者300人,年阅览人次达46900人,外借图书年达53400册次。图书馆又出现了读者川流不息的景象,为广大工人、工程技术人员、农民、作家、学者、学生和市民提供服务,培养了各种人才,为海城的改革建设做出了大量的工作。


198291日图书馆不慎失火,外借库被烧,藏书遭受严重损失。从此图书馆又搬迁至三学寺东院,约占面积200平方米。


(海城市图书馆旧址,现中街太和广场)


19836月,海城图书馆大楼破土新建。1985年竣工,位于中街,面积1308平方米。图书馆大楼建成后,标志着海城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。新馆舍建成,年平均接待读者均在10万人次以上,培养了大批人才,有的著书立说,有的完成很有价值的科研项目,配合国家科委提出实施的“星火计划”共服务670多个项目,被辽宁省文化厅表彰取得显著成果的有120项。我们馆参加了海城市组织的十大行业优质服务竞赛,开展了方便读者的服务项目,电话借书、预约借书、送书上门,代查代找资料,建立读者园地,图书馆19871988连续两年被辽宁省文化厅评为“星火计划”服务集体一等奖和辽宁省先进图书馆等荣誉称号。


(海城市图书馆旧址,中街馆舍,老人民银行楼)


20045月,市政府要在原馆址建太和广场,所以图书馆迁至原海城市人民银行,总面积约2780平方米。时任辽宁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闻世震同志为图书馆题写了馆名,并欣然题词“切实办好图书事业,满足群众文化需求”。经过几个月的内部改建,200411月正式开馆,对市民开放。省、市有关领导参加了开馆庆典,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。


(海城市图书馆旧址,市政府综合办公楼)

(海城市图书馆旧址,中街普金元阅览室)


201011月,按照市政府城市改造整体规划,图书馆由中街搬迁至市政府综合办公楼内,馆舍面积由原来的2780㎡增加到3400㎡。设有外借室、少儿阅览室、工具书库阅览室、电子阅览室以及读者自习室。图书馆有阅览座席300余个,电子阅览室供读者使用电脑46台,独享10兆宽带网络接通,实行内网与外网相结合的网络化管理模式。2009年开始使用图创INTERLAB图书馆管理系统,2013年实现了鞍山市地区馆之间的联合借阅“一卡通”服务功能。对内,使用interlab区域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业务工作及读者服务管理;对外,与INTERNET高速互联,为读者提供网上信息查询检索服务。拥有各类载体藏书资料207132册,在职员工30人。另外,为满足老城区读者阅读,以最大限度方便读者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出发点,2011年在中街开辟报刊阅览室一处,实行免证阅览。


海城市图书馆新馆效果图


2014年11月,海城市图书馆新馆开工奠基,位于开发区长江路以北,中央跨河路以东,项目总占地面积26500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18375平方米,其中图书馆建筑面积14175平方米,澄州书院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,投资总金额约为1亿元。整体建设风格定位为汉唐风格,在保留建筑古色古香的同时,结合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,塑造出建筑简洁大气的整体形象,充分展现我市的历史风貌及人文文化。图书馆主体建筑为5层,两侧为两层围合式院落布局。图书馆功能为藏借阅一体,大型的藏书室,宽敞的借阅空间,为市民提供了方便舒适的读书休闲去处。


海城市图书馆临时存放物品馆舍,房产交易大厦


2018年6月市政府改造政府综合办公大楼,图书馆暂时搬迁至房产交易大厦。图书和书架桌椅等物品临时存放房产交易大厦一楼,二楼四间办公室临时办公使用。图书馆大部分部门闭馆,仅中街普金元阅览室开放,只能提供报刊阅览和部分少儿图书外借和阅览。


(海城市图书馆新馆实景)


201911月海城市图书馆搬迁至新馆,20208月进入试开馆。目前开放区域为新馆二层,设有图书外借室、报刊阅览室、少儿阅览室、电子阅览室、读者自修室等五个对外服务窗口,引进国内先进的阅读设备朗读亭、瀑布屏、党建阅读屏、成人阅读屏、少儿点读屏等,增加自助办证机、自助借还机,实现馆藏图书自助借还,读者自助办理图书证注册等服务。


(海城市图书馆新馆共享大厅)

(海城市图书馆新馆共享大厅)


海城市图书馆以提供“藏、借、阅一体化”为服务模式,以实现海城地区公共文献资源共享为目标,构建一个以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的县级市大型公共图书馆,满足海城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。目前,海城市图书馆是集成人和少儿读者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式公共图书馆,已成为海城市的文献信息中心、科普教育基地,在全市的文化、教育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图书馆的外借阅览室、报刊阅览室、少儿阅览室、采编室、电子阅览室,分别承担书刊流通、阅览、采访、编目、典藏、信息服务及现代技术服务等工作,截止目前,馆藏图书292248册,报刊合订本7410册,视听文献899件,数字资源存储容量约9TB


(海城市图书馆新馆 电子阅览室)

(海城市图书馆新馆 报刊阅览室)

(海城市图书馆新馆 图书外借室)

(海城市图书馆新馆 少儿阅览室)

(海城市图书馆新馆 自习室)


1994年经国家文化部组织第一次业务评估,定级为国家三级图书馆,1998年在全国第二次图书馆评估中,定级为国家二级图书馆。2004年、2009年、2013年第三次、第四次、第五次图书馆评估,定级为国家一级图书馆。2017年按照新的评估标准,通过国家文化部全国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,再次荣膺国家一级图书馆。20142015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,2016年再攀新高获得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的称号。连续多年荣获鞍山地区全民阅读先进单位、海城市先进单位、文明单位、优秀党小组、优秀团支部等称号。


海城市图书馆每年都在本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全民阅读活动,全年开展讲座、辅导、培训、送书下乡、读书活动、文艺展演等百余场次,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具有本地区特色,深受读者喜爱的活动品牌。海城市图书馆将会大兴读书学习之风,积极响应习主席关于读书的重要论述,引导人们多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的文化氛围,为海城人民提供一个优雅的阅读环境,唤醒海城人民对于阅读的热爱。本馆以“书证为请柬,读者即佳宾”为座右铭,坚持 “读者第一,服务至上”的服务宗旨,为读者提供优质、满意的读书环境,欢迎广大读者到图书馆来。


版权所有:海城市数字化图书馆
办公室电话:网络举报电话:0412-3232915 地址:海城市兴海大街长江路11号南楼(繁荣路与长江路交叉口) 邮箱:hcstsg@163.com 技术支持:海城人网站
备案许可证号:辽ICP备13002796号-1 访问人数:420763人

辽公网安备 21038102000180号